
小伙7万5抵押14万新车赎回要13万多,该合同是有效的吗?
小伙以7万5抵押得到了一辆价值约14万的新车,但赎回时需要支付高达13万多元的费用,关于该合同是否有效,需要具体分析合同条款和当地法律法规,如果合同内容合法合规,双方自愿签署且没有欺诈行为,那么该合同应该是有效的,高额的赎回费用可能会引起争议,因此建议在签署合同前仔细阅读条款并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小伙以较低抵押费用获得新车,但需支付高额赎回费用,合同有效性需依据法律法规和合同条款分析,建议在签署前咨询专业人士意见。近日,河南小伙小张因投资虚拟币被骗,私自将姐夫为父亲购买的14万元新车抵押,实际到手7.5万元,十天后赎回却被要求支付13.2万元解押费用。这一事件引发社会对抵押合同效力及诉讼时效的广泛讨论。下面小编为您详细解读。
小伙7万5抵押14万新车赎回要13万多,该合同是有效的吗?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有效民事法律行为需满足主体适格、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三大要件。
在车辆抵押场景中,合同效力需结合《民法典》第四百条关于抵押合同条款的规定综合判断。
车辆作为特殊动产,其抵押权设立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并依法办理抵押登记。当事人仅通过电子合同签署融资租赁协议,却未明确约定抵押条款或未办理登记,则抵押权无法对抗善意第三人。
河南小伙签署的合同中,当关键条款“所有权转移”“高额违约金”仅以小号字体标注于合同末页,未履行《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显著提示义务,导致借款人未能充分知悉权利义务。
此类格式条款未以合理方式提示,可被认定为不成为合同内容,进而影响合同整体效力。
合同条款不得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或违背公序良俗。金融机构以“融资租赁”名义行“高利贷”之实,通过隐藏条款收取远超法定利率的违约金,则可能构成《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的恶意串通损害他人权益行为,导致合同无效或部分条款无效。
车辆评估价显著低于市场价值,且金融机构未提供合理依据,则可能因显失公平被撤销。
合同纠纷起诉有效期多久?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在汽车抵押纠纷中,诉讼时效通常从债务到期未获清偿时起算。债权人未在三年内提起诉讼或仲裁,且不存在时效中断、中止情形,则将丧失胜诉权。
诉讼时效中断制度为权利人提供了救济途径。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债权人向债务人主张权利、债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等行为,均可导致时效重新计算。
河南小伙的案例中,在债务到期后多次向金融机构催讨欠款,且留存了沟通记录、书面催款函等证据,则诉讼时效可从最后一次主张权利之日起重新起算三年。
但需注意,自权利受损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法院将不予保护,特殊情况需经法院批准延长。
实践中,金融机构常利用诉讼时效规则规避责任。通过“分期还款”“展期协议”等方式延长债务履行期限,从而重置诉讼时效起算点。借款人未及时固定证据或主张权利,可能面临维权困境。
因此,签订抵押合同时,应明确约定还款期限及违约责任,并在纠纷发生后及时通过书面催告、律师函等方式中断时效,为后续诉讼保留主动权。
合同效力规定 合同纠纷起诉时效 合同纠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