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地人一顿贵59元,涉事餐厅使用阴阳菜单违法吗?
关于涉事餐厅使用阴阳菜单是否违法的问题,引发社会关注,据报道,外地人在该餐厅用餐消费一顿需支付高达59元的费用,引发争议,关于阴阳菜单是否违法,需考虑是否存在价格欺诈行为,若餐厅故意以低价吸引顾客,在服务过程中却收取高价,则涉嫌违法,相关部门应调查核实,维护消费者权益,涉事餐厅阴阳菜单引发争议,是否违法需视具体情况而定,若存在价格欺诈行为,则涉嫌违反相关法规,相关部门应调查处理,保护消费者权益。近期,陕西延安某烤肉店因外地人消费贵59元事件引发社会关注。涉事餐厅通过设置不同菜单,对本地人与外地游客实施差异化定价,这种行为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更触及法律红线。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视角剖析阴阳菜单的违法性及赔偿规则,为消费者维权提供法律指引。
外地人一顿贵59元,涉事餐厅使用阴阳菜单违法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消费者享有知悉商品或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包括价格、规格等关键信息。
阴阳菜单的本质是商家通过隐瞒真实价格信息,剥夺消费者对交易条件的知情权。
当商家对同一菜品设置不同价格时,本地消费者与外地消费者因信息不对称被置于不平等交易地位,这直接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规定的公平交易权,消费者有权获得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的交易条件。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明确要求,经营者不得通过虚假标价、模糊标价等方式实施价格欺诈。
涉事餐厅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不同菜单,属于典型的“不标示或显著弱化对消费者不利的价格条件”行为,符合价格欺诈的构成要件。
市场监管部门已对延安涉事餐厅立案调查,并责令停业整改,正是基于其违反明码标价义务的违法事实。
阴阳菜单导致损失该如何赔偿?
当消费者遭遇阴阳菜单时,法律提供了明确的赔偿路径。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商家存在欺诈行为,消费者有权要求“退一赔三”,即返还实际支付价款,并增加赔偿金额为支付价款的三倍;三倍赔偿不足500元,则按500元赔偿。
外地游客因阴阳菜单多支付59元,商家需退还59元并赔偿177元(59元×3),计算结果低于500元,则直接赔偿500元。
行政层面,商家可能面临更严厉的处罚。
依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经营者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交易的,可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涉事餐厅被列为重点监管对象,正是行政监管对价格欺诈行为的典型回应。
商家通过阴阳菜单虚报营业额以逃避税收,还可能涉及税务违法,需承担补缴税款、滞纳金及罚款等责任。
消费者维权时,需注意保留证据。包括但不限于消费凭证(发票、收据)、菜单照片或视频、与商家的沟通记录(录音、聊天记录)等。这些证据是证明商家存在阴阳菜单行为的关键。
商家拒绝赔偿,消费者可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消费欺诈赔偿 阴阳菜单法律规定 消费欺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