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正当防卫标准怎么认定

访客 2025-07-17 11:04:35 21187
正当防卫的认定标准涉及对不法侵害行为的合理应对,其核心在于判断行为的合法性,需考虑不法侵害的性质、紧迫程度及防卫行为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认定过程中,需确保防卫行为控制在必要限度内,避免过度防卫,具体标准涉及法律专业判断,建议咨询法律专业人士以获取准确指导。
正当防卫的认定标准是不法侵害现实存在且由人实施、侵害正在进行、防卫人有防卫意识、针对侵害人本人、防卫行为必要合理等五个要件。

正当防卫标准怎么认定

  正当防卫的认定标准是:

  1.起因条件,即不法侵害必须现实存在。这里的“不法”指的是法令所不允许的行为,且侵害行为应构成犯罪。

  (1)并非所有犯罪行为都可进行正当防卫,如贪污罪、渎职罪等不具有紧迫性和攻击性的犯罪,一般不适用正当防卫。

  (2)不法侵害必须是由人实施的,对于动物的加害动作予以反击,原则上属于紧急避险。如果防卫人误以为存在不法侵害,则构成假想防卫,不属于正当防卫。

  2.时间条件,即不法侵害正在进行。只有当合法权益面临紧迫的侵害威胁时,防卫行为才具有合法性。

  (1)不法侵害的开始时间,一般认为以不法侵害人开始着手实施侵害行为时为准。

  (2)不法侵害的结束时间,是当合法权益不再处于紧迫现实的侵害威胁时。

  3.主观条件,即防卫人必须具有防卫意识。这包括防卫人认识到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以及出于保护合法权益的动机。

  4.对象条件,即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侵害人本人进行。在共同犯罪的情况下,也只能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的人进行防卫。

  5.限度条件,即防卫行为必须在必要合理的限度内进行。如果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损害,则构成防卫过当。

防卫过当是什么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从而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防卫过当的情况主要包括:

  1.防卫人明知自己的防卫行为会明显超过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而造成重大损害,但为了达到正当防卫目的而放任这种重大损害发生;

  2.防卫人知道自己的防卫行为可能明显超过了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但轻信这种重大损害不会发生;

  3.防卫人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明显超过了正当防卫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至发生重大损害。

怎么判断防卫是否超过限度

  上海律师网提醒,判断防卫是否超过限度,主要依据防卫行为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损害。

  1.这里的“明显”是一个相对主观的判断标准,但通常需要考虑防卫行为的手段、强度、结果等因素与不法侵害行为的性质、强度、可能造成的危害等因素之间的对比关系。

  2.如果防卫行为在手段、强度等方面明显超过不法侵害行为,且造成了重大损害,那么就可以认为防卫行为超过了必要限度。

  3.例如,对于轻微的盗窃行为,如果防卫人使用暴力手段将不法侵害人打成重伤或死亡,那么就可以认为防卫行为超过了必要限度。

  4.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超过必要限度的防卫行为都构成防卫过当。只有那些“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损害的防卫行为,才属于防卫过当。

  5.对于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所采取的正当防卫行为,即使造成了不法侵害人伤亡,也不属于防卫过当。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