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员工因拒绝垫付2万元差旅费不出差被开除算违法辞退吗?
员工因拒绝垫付差旅费而被开除是否违法,需视具体情况而定,若公司政策明确规定员工需垫付差旅费且员工知晓该规定,而员工拒绝垫付导致无法出差,公司有权依据规章制度进行合法开除,反之,若公司无明确规定或未告知员工需垫付费用,则开除行为可能违法,具体情况需结合公司政策、劳动合同及法律法规来判断。近期,江苏南京某科技公司员工因拒绝垫付2万元差旅费未出差,被公司以旷工为由开除的案件引发关注。法院最终认定公司行为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赔偿金及拖欠提成。下面小编为您带来更多相关细节解读。
员工因拒绝垫付2万元差旅费不出差被开除算违法辞退吗?
根据《劳动合同法》及司法实践,用人单位以“旷工”为由解除劳动合同需满足劳动者存在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岗的客观行为,且行为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
在差旅费垫付场景中,劳动者拒绝垫付大额费用是否构成“旷工”,需结合差旅费性质、工作任务性质及劳动者履职情况综合判断。
从差旅费性质看,劳动者因用人单位生产经营需要产生的差旅费用,本质属于用人单位经营成本,应由用人单位承担。
劳动者对此无先行垫付的法定义务,尤其当预估费用超过劳动者经济承受能力时,用人单位应主动预支或通过其他方式解决。
用人单位以“无制度规定”为由拒绝预支,却将垫付义务强加于劳动者,属于转嫁经营成本的不当行为。
从工作任务性质看,出差属于临时性工作任务指派,并非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地点变更。
劳动者虽未前往出差地点,但坚持在原工作地点正常出勤,表明其主观上无拒绝工作、逃避劳动的意思,客观上仍在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主要劳动义务。
此时,用人单位以“旷工”为由解除合同,缺乏事实依据。
司法实践中,法院明确将“未履行请假手续擅自空岗”“请假期满逾期不归”等情形认定为旷工,但将“因突发疾病、不可抗力或用人单位过错导致无法到岗”排除在外。
拒绝垫付差旅费未出差的情形,因用人单位未履行经营成本承担义务在先,劳动者未出差行为不宜认定为旷工。用人单位以此为由解除合同,构成违法解除。
员工被违法解除合同后如何要求赔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主张赔偿金,标准为经济补偿金的二倍。
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
月工资以劳动合同解除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为准,且包含奖金、津贴等货币性收入。
劳动者主张赔偿需遵循以下步骤:
1. 固定证据
收集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记录、考勤记录、工作证等材料,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合法劳动关系。
2. 确认解除行为违法性
判断用人单位解除合同是否具备法定理由,未提前通知、无正当解除依据或程序违法。
用人单位以“旷工”为由解除合同,需审查劳动者是否存在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岗、是否履行请假手续等事实。
3. 协商与仲裁
优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事宜,协商不成可向当地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提交仲裁申请书、身份证明、劳动关系证明及违法解除证据。
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用人单位拒不履行,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4. 诉讼救济
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中需重点证明用人单位解除行为违法,提供差旅费垫付申请记录、原工作地点出勤证明等材料,佐证自身无旷工故意。
此外,劳动者还可主张被拖欠的劳动报酬、提成佣金等合法权益。赔偿金额计算需以劳动者实际工资水平及工作年限为依据,确保维权结果公平合理。
违法辞退法律规定 拒绝垫付差旅费被开除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