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拾到钱不归还犯法吗

访客 2025-09-24 11:03:10 17566
拾到钱不归还是否犯法,需视情况而定,如果拾到钱数额较大且拒不归还,可能构成侵占罪,属于违法行为,但如果拾得的钱数额较小,且失主难以证明拾得者故意侵占其财物,那么拾得者无需承担法律责任,拾到钱不归还的行为是否违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拾到钱不归还可能犯法,严重构成犯罪。根据《民法典》规定,需承担返还责任。若故意不归还且数额较大,可能触犯刑法,构成侵占罪。

拾到钱不归还犯法吗

  拾到钱不归还是可能犯法的,严重情况下可能构成犯罪。

  1.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拾得他人遗失的财物,应当主动归还失主或者上交有关部门。如果故意不归还,就涉及到了不当得利的问题。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22条明确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

  这意味着,拾到钱不归还,从法律上讲,是需要承担返还责任的。若拾得者拒不归还,且数额较大,就可能触犯刑法,构成侵占罪。

拾到钱不归还如何处罚

  对于拾到钱不归还的行为,如果构成侵占罪,将受到刑法的制裁。《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

  1.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上海律师网提醒,侵占罪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即除非失主主动向法院提起诉讼,否则司法机关不会主动介入。

拾到钱不归还的立案标准

  拾到钱不归还,要达到一定的数额标准,才可能构成侵占罪。

  1.侵占罪的起点数额,是指构成侵占罪所需行为对象的最低价值,它是侵占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由违法向犯罪过渡的分界点。

  2.司法解释规定的标准一般为1万元,但部分地方根据经济情况,立案标准可能降低至5千元。

  3.在确定数额较大的起点时,需要考虑到财物的价值随耗损、市场波动而变化,因此价值的计算方式主要有重置价值和折旧价值两种。

  4.原则上,应依行为人拒不退还、拒不交出之时的重置价值确定行为对象价值。如果拾得者拒不归还的财物数额达到上述标准,就可能面临刑事追责。

  5.侵占罪的犯罪对象为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和埋藏物,这也为司法实践提供了明确的指引。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