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网约车乘客逃单怎么处理

访客 2025-06-26 11:06:32 25506
网约车乘客逃单时,司机可采取以下措施应对:尝试联系乘客进行协商,提醒其支付乘车费用;通过网约车平台反馈问题,寻求平台客服协助解决;若乘客仍不支付,司机可将情况报告给当地公安机关或相关管理部门,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逃单问题,司机应保留相关证据,如乘车记录、乘客信息等,以便后续处理,面对乘客逃单情况,司机应保持冷静,依法依规解决问题。
随着网约车行业的普及,乘客逃单现象时有发生,既损害司机经济利益,也挑战平台管理责任。逃单行为涉及合同违约、财产侵害等多重法律关系,而平台是否应承担垫付义务更是争议焦点。下面小编将从逃单行为的法律定性出发,结合平台责任与司机维权路径,解析网约车交易中的权利义务边界。

网约车乘客逃单怎么处理

  乘客通过网约车平台下单后,与司机形成运输服务合同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一条,当事人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订立的电子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乘客未按约定支付车费,构成违约行为,需承担继续履行(支付车费)、赔偿损失等责任。

  逃单金额较大或存在恶意骗取服务的主观故意,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司机可通过网约车平台“费用争议”通道提交订单信息、行程记录等证据,要求平台介入追讨;若平台未有效处理,司机可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乘客支付车费及逾期利息。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逃单行为可被纳入个人信用记录,影响其征信评价。

网约车乘客逃单平台不垫付怎么办

  网约车平台作为交易撮合方,与司机、乘客分别签订《平台服务协议》。多数平台协议中约定“乘客未支付车费时,平台可协助追讨,但无垫付义务”。

  然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四十九条,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等方式约定消费者支付价款后合同不成立;若平台未尽到“保障交易安全”的义务(如未对乘客身份、支付能力进行合理审核),可能被认定为存在过错,需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