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房购买合同和预售合同有什么区别
商品房购买合同和预售合同在交易时机、交易风险等方面存在区别,购买合同一般是在房屋实体建造完成后,购房者与开发商进行交易,主要关注的是房屋的质量和交付标准,而预售合同则是在房屋尚未建造完成或正在建设时,购房者提前购买房屋,存在一定风险,但通常价格较为优惠,两者在合同内容、权益保障等方面也存在差异,购房者在签订合同时需仔细了解合同内容,谨慎选择。商品房购买合同和预售合同有什么区别?商品房购买合同与预售合同有诸多区别。预售合同用于在建房屋,签约时看不到房,风险高,合同侧重建设进度等,备案防“一房多卖”;购买合同针对已建成房屋,可实地考察,风险小,侧重现状描述与产权过户。接下来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商品房购买合同和预售合同有什么区别
商品房购买合同与预售合同存在多方面区别:
1.定义和适用阶段:预售合同是在房屋尚未建成时,开发商与购房者签订的协议,用于约定未来交付房屋的相关事宜;购买合同则适用于已建成的商品房交易,买卖双方就现有的房屋进行交易约定。
2.标的物状态:预售合同的标的物是正在建设中的房屋,购房者在签约时无法实际查看房屋状况;购买合同的标的物是已竣工的房屋,购房者可实地考察房屋的户型、质量、装修等实际情况。
3.风险程度:预售合同因房屋未建成,存在工程延期、质量与承诺不符、开发商资金链断裂等风险;购买合同由于房屋已建成,这些风险相对较小。
4.合同内容:预售合同除了一般的房屋交易条款,还需对房屋建设进度、交付时间、质量标准等作出详细约定;购买合同更侧重于房屋现状描述、产权过户等内容。
5.登记备案:两者都需登记备案,但预售合同的备案对于保障购房者权益更为重要,能防止开发商“一房多卖”。
二、农村买卖房屋没有过户有合同有效吗
农村买卖房屋未过户但有合同,合同一般是有效的。
依据我国法律规定,合同生效需满足行为人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以及不违背公序良俗等条件。农村房屋买卖合同若符合这些条件,即便未办理过户手续,合同依然有效。合同生效仅意味着双方当事人基于合同产生权利和义务,而房屋过户是物权变动的要件。
不过,农村房屋买卖存在特殊规定。若买受人不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合同可能因违反相关规定而无效。因为农村宅基地归集体所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宅基地有使用权利,非本集体成员购买房屋涉及宅基地使用权转移,可能损害集体利益。
另外,未过户会使买受人未取得房屋所有权,若出卖人将房屋再次转让并过户给他人,买受人只能依据合同追究出卖人违约责任,无法获得房屋所有权。
三、商品房签了认购合同,不想买了怎么办
商品房签了认购合同后不想买,可参考以下处理办法:
第一,查看认购合同条款。合同中一般会约定定金罚则,若因购房者自身原因不想买,开发商有权没收定金。所以要仔细研究合同里关于解除合同、定金退还等相关条款。
第二,和开发商协商。主动与开发商沟通,说明不想购买的原因,争取协商解除合同。若理由正当,如家庭突发重大变故、经济状况恶化等,开发商可能会同意解除合同,退还定金或部分定金。
第三,检查开发商是否存在违约行为。比如开发商未取得预售许可证、虚假宣传等,若有此类情况,购房者可依据法律规定主张解除合同,并要求开发商返还定金及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第四,寻求法律帮助。若与开发商协商不成,且开发商无违约行为,但购房者有合理理由不想购买,可咨询律师,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不过需考虑诉讼成本和时间成本。